《为人民服务》评课稿
汉坝小学 钱金萍
一、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吴丽娟
钱金萍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一课,给我的是深深的震撼。没有想到这样一篇带有浓重政治色彩,远离学生生活甚至有些枯燥的老课文,在今天的课堂上却让学生动心了,动情了。让这一句古老的口号,变得充满情感的力量和现实的意义。更可贵的是王老师没有把它上成思想政治课,而是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自然融合,体现了语文课的真正魅力。思考其成功的原因,我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王老师心里装着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生活与已知,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与情感实际,使课文的学习具有了最真实,最有效的情境,这样的情境胜过一切图片和声像,是最好的学习情境。“语文是生活的语文”,,只有将课文融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才是真正的语文课堂。如何根据课文内容紧密联系生活来教学,是这堂课留给我们最可贵的思考。
二、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杨茹
钱金萍老师执教的《为人民服务》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1、整节课思路清晰,教学过程设计巧妙,环环相扣,准备充分,教学形式多样。
2、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重视学生是主体,是典型的发展性、探究性课堂教学。
3、拓展迁移中的“漫画”,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选择,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学生学了课文后,综合选择探究学习的时间充足,学习探究的面较广。
5、教师的课堂用语自然流畅。
6、师有创新精神,没有刻板地按照课文内容去教,而是改编教材内容,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7、教师自然的语态和亲切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
8、小组探究活动效果很好。
三、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唐保燕
沉着的教师,热情活跃的学生,多媒体的使用,与学生生活贴近的教学内容……名师的课堂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演讲词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习起来比较困难,不易接受。可林老师却将演讲词本身的论证方法与自己的课堂设计相结合,渗透于课堂教学之中。从内容入手,既是回顾复习,又是为下文分析论证的严密性作铺垫。教师从典型段落入手,设题,引导学生分析论证严密性。问题之间,层层深入,沿着作者的思维轨迹将学生带入其中去感受。学生似乎已经学会了“如何分析演讲词论证严密”的方法。教师进而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句与句关系如何论证严密,一起来探究,从中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如果说学生正沉浸在成功之中时,教师并未到此为止,带着同学品味语言的严密,语言更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和增强感情的特殊句式,同学们更加感受到了演讲词的魅力。
在课堂之上,教师不仅应该是一位钓鱼高手,也应该是一位“渔”生高手。
四、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付莲红
围绕这“共同愿景——‘三主’教学”,也即“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点为主线,以评价为主导,构建学习型课堂”这个研讨主线,付老师对我的课堂作了以下评价:
一、“以学生为主体”
整体课堂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点打70分已经很不错,但是也正说明老师的“牵”依然显得比较明显,课堂较多仍是老师的“导”。
二、提出读书质疑意见。
课文第一遍读书的时候,让学生开声并且带着问题读书值得商榷,因为第一遍的朗读,目的只是让学生熟悉课文,而要思考问题的时候用默读的方式,更助于思考的进行,因此在朗读的时候带着问题,这点做法提出质疑。
三、老师非常有耐心。
说课文主要意思的时候,有个孩子说话说得啰哩啰唆,同时又结结巴巴,但是老师始终没有打断孩子的说话,一直耐心地等待她说完,这点很好。其实课堂学习更加重点在于帮助学困生。在一个孩子能掌握并且说得很好的情况下,教师更多应该关注到更广范围的学困生,把问题分小,检验学困生是否也能真正掌握了。
四、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这点做法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二读的时候,质疑问难部分,老师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读书。大多数孩子都选用了默读,因为在默读的时候更加方便他们思考,他们在边读边思考的同时,也要在书上作写写画画的批注。但是有个别孩子她就是要读出声音来才适合自己思考的,所以有几个孩子坚持读出了声音,老师依然非常鼓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读,这点正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体现。
五、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刘丽娟
本节课教学,始终抓住“以知识点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始终围绕着“议论文的写作特点”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找中心句或者归纳小标题的方式来理清文章线索,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过程之中能落实“随堂识字”,如生字“鸿”的书写结构教学,美中不足的是加入能让学困生在板书出来更扎实。“关联词”的教学也是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老师通过课件的巧妙展示,引导学生体会了关联词的重要作用:使得句子间联系更紧密,句子之间层层递进。
评课内容:《为人民服务》评课人:杨辉
本节课的评价体现在课堂之中的“背诵”检验,以及练习题之中。首先,课堂学习,通过前面的三读课文之后,四读就是进入重点段落的背诵。五读,通过层层引导以后能让学生只有关联词的提示的情况下把段落完整背诵下来,这就是通过背诵反馈学习成果。其次,练习设计的多音字以及学生小练笔也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很好的评价方式。
听课感受很深的是老师在课堂上没有一句废话。语言简洁、清晰、明了,句句都是精简并且是必要的,进步很大。
六、本人教学反思几点:
首先,通过本次教学研讨,以及老师们的教学指导,认清了“三主”教学的教学方向,在以后的教学中尽量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知识点为主线,以评价为主导,构建学习型课堂”,以这个标准来评价每一堂课。
其次,最大限度地关注到学困生。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关注学困生的范围不够广,对知识点的落实不够扎实。其实对于平时点滴的知识点,真正有困难的不是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反而是那些学困生,他们的扎实掌握,才能让班级整体学习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再次,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转“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仍然是一大难题。很多学习的要求在课堂上都是老师个人提出给学生的,如何巧妙地设计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自我提出学习欲望,留给我很大的学习提升空间。
我将带着这样的思考来面对自己的学生,完善自己的课堂,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之路,愿与各位同行携手共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