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活动安排 > 信息详情

五四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坊 2023 学年方案

作者:西宁市五四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 时间:2023/4/25 13:45:52 阅读:222 次

五四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坊 2023 学年工作计划

(2023 年 2 月—— 12 月)

一、指导思想

以 2022 年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 以充分发挥工作 坊全体成员的智慧和教学研究能力, 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和团 队合作精神为主旨。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中, 积累学程案典型案例, 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效, 充分体现工作 坊的研究、辐射、指导功能, 带领数学工作坊所有成员分享 研究成果,共同专业成长,使工作坊真正成为数学教师能手 成长的乐园。

二、工作主题

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案”及“学程课堂”实践 探究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围绕《以学为中心的“学程案”及“学程课堂” 实践探究》这个工作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探究可行性路径,基本建构出 “学程课堂” 的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具体目标:

1.以行动研究法为基本策略,初步探究, 改变传统教学 方式, 落实新课标理念, 建构出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 程课堂”教学新样态。

2.以课例实操体验为抓手,设计打磨出以学为中心的“学 程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10——20 篇, 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 力。

3.以学科磨课活动为载体,进行课例研究,打磨出小学 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优质课 10—— 15 节, 提升教师课堂实操能力。

4.以 “学程案”专题研修为依托,积累相关系列数字化研究资源 (如,微课、PPT、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案例分 析等)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在其它学校推广辐射。

5.以专业阅读为突破口,在分享、对话、互助中实现自 我提升和同伴提升, 建设学习型的团队, 提升本学科坊成员 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四、工作方法

文献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法。

五、工作坊成员 

image.png


六、工作内容

(一)工作坊内部工作内容

1.通过专业阅读, 梳理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 堂”的理论支撑,达到先知后行,知行合一。

2.通过下水实践,探究建构出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 程课堂”的新样态。

3.关注过程资料,创建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 堂”的系列数字资源。

 

4.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 初步形成小学数学以学为 中心的“学程课堂”的理论成果。

(二)外部特邀专家团队工作内容

1.通过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从理论高度为教师认识理解 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为教师提供理论引领与 理论支撑。

2.通过观课议课,参与学科坊教研活动, 指导教师建构 出比较合理的、规范的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

3.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点评等活动,帮助教师撰写“学 程课堂”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

4.搭建“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将与我“学程课堂”理念相似的课堂引进来;带领我工作坊教师到与我“学程课 堂”理念相似的学校实地学习,两地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七、工作措施

(一) 注重自我提升

1.加强读书学习,提升思想修养和理论水平。我们看到 名师身上具备的共同特征是: 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强烈的 敬业精神;谦逊和蔼、热情亲切、淡泊名利, 既有很高的学 识水平, 又有着很好的个人修养,这些品质的养成需要成员 教师们开拓眼界,读书养情。 阅读是最好的提升手段。为此, 我工作坊要把阅读作为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

具体要求:

(1)读书要做到“广、专、实、深”,  “广”即读书范 围要宽, 不仅读教育教学专著类,还要广泛涉猎各种优秀图 书杂志,博学广记;  “专”即围绕教育教学专业书籍, 特别 是学程案的相关书籍, 刻苦练习教学基本功。认真研读教材提高驾驭课堂和教材的能力,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实” 即要根据自己教学实践中困惑, 问题去找相应书籍;“深” 即要学习数学教育理论类书籍,用以指导把实践经验总结上 升到理论高度。

(2)做到必读书籍和自选书籍相结合,每年必读书籍 2 本,自选书籍不少于 2 本。

(3)每位成员都自主搜集与小学数学以学为主“学程  案”有关的专业书籍、文章、讲座自我阅读、同伴互读,为 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提升理论认知与理论素养。

(4) 每次集中活动时,汇报自己阶段读书感悟,以此督促工作坊成员。

2.聚焦 “学程案”课堂实践,打造学科名师,磨砺学科 坊坊员的专业功力。

工作坊首先在于课堂教学,本工作坊的工作重点之一, 就是进一步提升工作坊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 这也是本工作 坊开展其他各项活动的基础。

(1) 进行专题研讨活动, 工作坊成员研讨小学数学以学 为主“学程案”的各项内容的设计及授课设计,并在实施中 整理出相应的优点和不足,以便邀请专家进行有目的性的指导。

(2) 工作坊成员在校内进行 2 次以上“学程案”教学展 示,并撰写出教学反思稿。同时,以同课异构形式听课、研 课,举行工作坊全体成员课堂教学能力的全方位展示的活  动,全面提升工作坊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促使形成自身鲜 明的教学个性和特色,力争在同行中有一定的影响。

(3)认真搞好小学数学以学为主“学程案”课例研究。 以优质高效课堂为目标,开展“磨制精品课”活动,以“同 课异构”和“一课多磨”为主要形式,让工作坊成员深入磨 课的过程,领悟成熟教师的课堂风格和课堂调控艺术,打造高质量的“学程课堂”,组织教学策略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4) 积极参与校内, 工作坊内各类“学程课堂”教研活 动,并通过在活动中的主动评课指导,交流讨论中提升自己 对课程、教材、教法等的理解,磨炼工作坊坊员的专业功力。

(4) 充分利用外出学习或请进来的机会, 学习并领悟同 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 积极与专家们交流, 提出自己在教 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 努力寻找到突破的路径, 从而提高自 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 做好专业引领

工作坊力争做好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学程案”的课  堂引领,即以成员丰富经验和先进技能通过示范和帮扶,引

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从而承担示范授课和 传帮带的责任。

专业引领的内容,包含这三方面:

一是对小学数学学科教师传播新“课标”先进的教育教 学理念、课程改革理论和教师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素养内容。


二是要站在小学数学学科发展的前沿高度,通过不同的 形式, 有计划、有步骤地介绍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 案”及“学程课堂”的新研究成果和研究动态,引领教师关 注学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三是成员要不断总结自己丰富的专业技能经验,通过示 范课、听课评课、微格教研等同伴互助式的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八、 具体安排

五四小学数学学科工作坊活动月历安排表

image.png

image.png

九、预期成果

(一)显性成果

1.建构出小学数学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课堂教学 框架结构、观课议课的评价量规。

2.打磨筛选出优秀 “学程案”10——20 篇, 上传校园网 和教师互联网个人空间。

3.打磨录制优秀“学程课堂”10—— 15 节,上传校园网和教师互联网个人空间。

4.评选出“学程课堂”优秀资料,如微课、PPT、课堂 实录、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若干个,上传校园网和教师互联网个人空间。

5.制作小学数学工作坊“学程课堂”研讨过程性活动  系列小视频,学科坊坊主与坊员即时上传发布在抖音、快手、 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以及学校网站中。

(二)隐形成效

1.学科坊成员教学行为中行动研究意识增强,氛围浓厚,教与研的养成行为习惯得以逐步培养。

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课堂现状,尝试建构新理念支持下 的新课堂,促使新课标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