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工作室

登录 注册
工作室首页 > 活动安排 > 信息详情

作者:西宁市五四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 时间:2023/5/12 16:59:50 阅读:168 次

五四小学语文学科工作坊 2023 学年工作计划

2023年2月-12月)

一、指导思想

2022 年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为指导, 以充分发挥工作坊全体成员的智慧和教学研究能力, 发扬开拓创新精神和团 队合作精神为主旨。在学习、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中,积累学程案典型案例进一步扩大研究成效,充分体现工作坊的研究、辐射、指导功能,带领语文工作坊所有成员分享研究成果,共同专业成长,使工作坊真正成为语文教师能手成长的乐园。                

二、工作主题

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案”及“学程课堂”实践探究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围绕《以学为中心的“学程案”及“学程课堂” 实践探究》这个工作主题,开展系列活动,探究可行性路径, 基本建构出 “学程课堂”的模式,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体目标:

1.以行动研究法为基本策略,初步探究改变传统教学方式,落实新课标理念,建构出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新样态。

2.以课例实操体验为抓手,设计打磨出以学为中心的“学

课堂”优秀教学设计 10——20 篇, 提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

3.以学科磨课活动为载体,进行课例研究,打磨出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优质课 10—— 15 节,提升教师课堂实操能力

4.以 “学程案专题研修为依托,积累相关系列数字化

研究资源 (如微课、PPT、课堂实录、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 ,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 在其它学校推广辐射。

四、工作方法

文献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实验法

五、工作坊成员

image.png

六、工作内容

(一)工作坊内部工作内容

1.通过专业阅读梳理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的理论支撑,达到先知后行,知行合一。从理论到专著、从案例到事例,拓宽语文边界,在阅读中体悟、在归纳梳理中提升。

2.通过下水实践,探究建构出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的新样态。

3.关注过程资料,创建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 堂”的系列数字资源。

4.通过文献研究、行动研究, 初步形成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的理论成果。

(二)外部特邀专家团队工作内容

1.通过线上线下专题讲座,从理论高度为教师认识理解 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为教师提供理论引领与 理论支撑。

2.通过观课议课,参与学科坊教研活动, 指导教师建构 出比较合理的、规范的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

3.通过线上线下交流、点评等活动,帮助教师撰写“学程课堂”相关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等。

4.搭建“请进来、走出去”的机会,将与“学程课堂” 理念相似的课堂引进来;带领工作坊教师到与“学程课堂”理念相似的学校实地学习,两地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七、工作措施

1.组建工作室,选拔工作室成员,明确成员分工,建立工作室规章制度,明确成员职责。创建交流平台,工作室微信群、QQ群,为工作室研修交流提供平台。制定方案计划,制定工作室研修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室主题、目标。指导工作室成员制订个性化的自我发展一年规划。

2.引导自我研修,提升专业素养。认真研读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导工作室成员把握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风向。在专家指导下共读教育教学书籍开展“书香伴我行”读书活动。阅读优秀书刊,撰写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

3.立足教材,落实课标要求,让语文“深”进去。每个月围绕“学程课堂”的研修主题,开展线上或线下的探讨,升华教学理念,创新教学实践,提高教学实效。以任务推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以“学程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思想深度、思考力度、思维宽度,训练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等思维,提升学生阅读表达、鉴赏审美能力。

4.依托工作室平台,加强交流,取长补短,让语文“宽”起来。语文工作室成员跨三个学段,各学段间加强交流,互相学习、借鉴,开展同课异构、公开展示、送课磨课等活动。

5.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原则,充分利用外出学习或请进来的机会,学习并领悟同行及专家们的先进经验, 积极与专家们交流,提出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问题,努力寻找到突破的路径,从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6.课题研究。工作室成员积极申报省、市、课题,加强教研科研,形成教研成果。开展微课题研究,指导教学实际工作。

  7.论文呈现。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不断修改、打磨,提升语文教学经验总结提炼能力,提升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8.小组成员要有条不紊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学程案”课堂实践, 打造学科名师,磨砺学科坊坊员的专业功力每学期工作室成员至少听课10节,工作室每位成员上校级公开课每学期1节以上,每学期完成一份课堂实录,并进行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提炼。

八、具体安排

image.pngimage.png

九、预期成果

(一)显性成果

1.建构出小学语文以学为中心的“学程课堂”课堂教学框架结构、观课议课的评价量规。

2.磨筛选出优秀 “学程案”10——20 篇, 上传校园网 教师互联网个人空间。

3.打磨录制优秀“学程课堂”10—— 15 节,上传校园网 教师互联网个人空间。

4.评选出“学程课堂”优秀资料,如微课、PPT、课堂 实录、教学反思、案例分析等若干个,上传校园网和教师联网个人空间。

5.制作小学语文工作坊“学程课堂”研讨过程性活动  系列小视频,学科坊坊主与坊员即时上传发布在抖音、快手、 短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以及学校网站中。

(二)隐性成果

1.学科坊成员教学行为中行动研究意识增强,氛围浓厚,教与研的养成行为习惯得以逐步培养。

2.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课堂现状,尝试建构新理念支持 新课堂,促使新课标落地。